美术学院学生荣获学校2025年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

发布者:美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6-08浏览次数:11

   近日,学校公布2025年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美术学院学生获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环境设计专业2111班于子茹同学申报的论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背景下传统文化共享平台设计研究—以“百鸟归枝”文化体验 APP 为例》荣获一等奖。 

   该成果对促进民族文化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与发展有可借鉴价值。该成果基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百鸟归枝”文化体验APP撰写。App的界面设计、内容整理由该团队共同完成。 

   该团队在大二进入杨璐副教授工作室,跟随导师进行文献阅读、课题调研、项目实践等,积攒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资料和想法,提升了设计实践能力。 

   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展现出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2109班王昊源同学申报的论文《溪涧回归--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改造设计研究》荣获二等奖。 

   该成果探索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的乡村发展路径,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生态退化、文化记忆断裂等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成果基于湖北省大学生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撰写,团队负责人王昊源同学大二跟随尹璐导师进行课题研究,注册公司黄石市浩幕设计有限公司,在尹璐导师指导下公司完成黄石市沿江公园指示牌设计、东营市乡村自建房庭院设计、济南圣得汇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手册、济南蒋大典豆腐脑店铺平面设计、黄石市老小区电梯安装效果图制作、喀什大学新生地图绘制、黄石二中毕业册设计等实际项目。

   环境设计专业2111班薛智荟同学申报的《透视学视角下红色经典图像融入高中美育教学与实践创新研究》、莫英雪同学申报的《美育浸润背景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透视规律及构图实践路径研究》和王梓莹同学申报的《从工匠精神到传承文化:当代大学生透视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分别获三等奖。

   成果着力推动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运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美育浸润”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透视学》教学中的育人成效。     

   这三位同学大二上学期加入郭琛副教授导师组,对深度挖掘美育资源,将美育内容有机融合哲学、政治等思想教育相关研究有较深刻认识。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们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个性发展,获批省级大创项目,并参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加未来设计师等学科竞赛,展现出较高的学术创新素养。

   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充分展现了美术学院“导师制+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学生们在导师工作室中获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机会。 

   获奖项目既体现了环境设计专业在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美育教育等国家战略领域的积极探索,也彰显了学院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突出成果。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项目-竞赛-成果”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更多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