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夯实教师教学能力,扎实推动师范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深入开展,10月29日上午,我院在艺术大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了教学示范观摩课活动。示范课主讲教师美术学系吴秀丽教授、涂元生副教授与全体专业教师及两个教学班学生参与观摩课的学习。
 
 
吴秀丽教授的《素描基础与教学》示范观摩课,主要内容是在课程结束之际对学生“作业点评”。吴老师的课程设计,充分显示了“学生中心”的专业认证理念。第一步,由三位学生代表先后登台作PPT演示,她们从从形准、明暗、体感、构图的四个维度,点评本班同学的“陶罐组合”素描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再由其他同学自由发言,提出如何改进不足的个人见解。第二步,由吴老师结合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介绍,进一步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上与绘画技能结合的层面,对所展示学生作品的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的点评建议。第三步要求每位同学拍摄作业输入AI——“豆包”,提示“豆包”进行优缺点评价,在此基础上就作品不足之处的修改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与“豆包”进行对话式研究探讨。结合 AI 反馈辅助教学,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养、艺术技能、AI 应用以及探讨性学习上的同步提升。


涂元生副教授的示范观摩课分两部分进行。一是《专业素描(一)》在“人物造型”这一部分结束后的小结,由三位同学结合对同学作业点评,协作完成对此前学习内容归纳;二是在此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经典名画与学生模特写生对比分析的新课教学。涂老师的课程设计,重点突出了专业认证的师范性特征,即要求轮流上讲台进行PPT演示的同学结合中小学教材与课标对同学们的“人物造型”作品从比例、结构、动态、色彩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然后,同学与老师点评,涂老师在点评中,特别突出了三位同学讲课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以及课堂互动环节的实际运用。随后开始新课的学习,进一步展示有关人物造型的世界名画对比分析同学们模特写生的问题之所在,将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深刻融入对作品对比分析之中。从教学方法上,引导同学们进一步实施大学与中学课堂衔接。既巩固了素描专业技能的学习,又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学校教学督导吴瑞霞对两位老师示范观摩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参与教学演示和自由发言同学们的学科素养、语言表达、探究思维、作品评判以及 AI 工具使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与强大的潜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用“耳目一新”称赞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这堂示范观摩课。她还引用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之语,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以经典名画为楷模,以问题导向为驱动,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在实现个人与 AI 人机互动的成长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文化素养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此次教学示范观摩课活动是我院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也为学生搭建了在评价与研究作品中近距离感受美术专业魅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平台。